第三百九十三章乌烟瘴气!
大宋元祐五年。
秋。
汴京枢密院之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
铜符如一道催命符般急坠而下,发出沉闷的声响。
枢密使赵卨眉头紧锁,紧盯着那铜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
他深知,这铜符的坠落,意味着一场大战已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高太后端坐在崇政殿之上,凤目含着如霜的寒意。
她手中的朱笔在御纸上飞速舞动,随即玉玺在翰林院高才写出的《讨延安逆贼诏》上重重盖下。
她的眼神坚定,透着对叛乱绝不姑息的决心,每一笔落下,都仿佛在向天下宣告大宋的威严不容侵犯。
随着讨贼诏颁布,消息如同风一般迅速传开,九州山河瞬间被战云所笼罩。
西军精锐从永兴军路倾巢而出,原鄜延路钤辖种朴身披厚重的铠甲,骑着高头大马,亲自率领三万宋军列阵于渭水北岸。
士兵们身着玄甲,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仿若一片黑云压城,气势磅礴。
种朴目光冷峻,扫视着眼前的军队,他眼神之中带着仇恨。
想起被那郑朝宗强行驱逐出延安府一事,心里是既屈辱又有快意:苏允!
郑朝宗!
你们给我的羞辱,这一次我就要以牙还牙了!
环庆路老将张猛,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他挥动着手中的马鞭,指挥着两万轻骑直指无定河方向。
骑兵们身姿矫健,马尾皆缚枯枝,马蹄奔腾间,扬起的尘土弥漫百里。
张猛心中满是豪情,虽年事已高,但他的好战之心依然没有停歇。
他早就听说过静塞军勇猛无比,他却是不太服气的。
他麾下环庆军乃是大宋精锐中的精锐,向来有【天下强军看西军,西军之最看环庆】的说法。
但那苏允捣鼓出来的静塞军却是在短短时间之内便凌驾于环庆军之上,这让他如何服气?
鄜延路残部在殿前司都指挥使刘昌祚的节制下,重新整队。
刘昌祚手持虎头湛金枪,威风凛凛,所指之处,延州古道黄沙漫天。
他眼神坚定,对麾下士兵大声喊道:“儿郎们,随我一同荡平逆贼,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
士兵们齐声响应,士气高昂。
河北禁军同样不敢懈怠,他们星夜兼程,向着战场进发。
黄河渡口处,艨艟战舰一艘连着一艘,密密麻麻。
幽燕儿郎们站在船上,高唱着《破阵乐》,歌声激昂,踏碎了秦川的月色。
带队的将领李勇,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壮志,他相信,此番出征,定能凯旋而归。
东路大营设于同州沙苑监,此地粮草堆积如山,足有十万石之多。
负责粮草押运的官员王福,日夜操劳,仔细检查着每一袋粮食,确保没有任何差错。
粮草乃军队的命脉,绝不能出丝毫问题。
京兆府内,知府李明征发民夫三万,全力凿通漕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