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锦衣卫重设与东厂的新立,京城之中和地方上大批燕王一系的官员被抓捕。
看着锦衣卫都指挥使蒋正递上的奏折朱允炆暗自皱眉:“白莲教?他们不是被太祖皇帝给清扫干净了吗?这又是从哪冒出来了的?”
“陛下,其中涉及到一些前朝隐秘微臣也不曾得知。
只知道太祖爷起兵之时所投身的红巾军便是这白莲教其中的一个分支,即便是太祖皇帝称吴王时也还是受白莲教管辖。
直到元至正二十八年其首领小明王不知所踪后,白莲教便从此销声匿迹了。
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兴宗皇帝病逝前,白莲教才突然出现在西安一带。
当时微臣奉太祖皇帝之命,秘密前往西安调查白莲教。
只不过一直到微臣获罪前都没有丝毫头绪,但微臣却从未忘记这件事所以臣在得到陛下命令重设锦衣卫时,便派人留意这白莲教。
微臣心中怀疑兴宗皇帝陛下之死,与白莲教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蒋正顶着压力将内心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什么!”
朱允炆得到这个消息也是大为震惊虽然历史上对朱标的死总有些人往阴谋论上推,认为是文官集团想要打击淮西勋贵,从而换一个好掌控的皇帝而毒害了了朱标。
看似符合逻辑,朱标一死朱元璋立建文帝为皇太孙,随后朱元璋便清洗了大批的淮西勋贵,随后继位的建文帝也开始重用文臣。
但这些都是根据既定事实掐头去尾,为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去编造一个符合他的逻辑。
首先明初的文官集团并没有能够左右皇帝决定,谋害皇子性命的能力。
再者朱元璋坐拥天下最厉害的特务机构,任何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并不会给文官集团谋害太子的机会。
即便文光集团能够墨合太子东窗事发之后依旧逃脱不了朱元璋的血洗。
但今日朱允炆却是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可能性。
平复心情朱允炆继续开口问道:“说说你的推测!”
“微臣在搜查齐黄二人余党时,在已经离世的前任太仆寺少卿家中搜到了一封洪武二十五年寄往西安的信件,上面详细记载了兴宗皇帝出巡西安的具体的路线与时间。
同时他家中还有一密室里面供奉着明王像。”
朱允炆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道:“既然是寄出的信件,为什么会在他家里出现这不合理啊?”
“陛下,微臣也曾询问过那太仆寺少卿之子。
他说他父亲习惯将书信记录两份一份发出一份留存,说是工作习惯。
毕竟太仆寺负责陛下日常出行,所有的文件都是一式三份进行留存的,所以微臣以为并无不妥。”
“那你是如何将这些与白莲教联系起来的。
毕竟太祖皇帝起兵时所属的便是红巾军,他的部下有信奉白莲教的,并不稀奇。”
朱允炆继续询问。
“起初微臣也没有过多在意,但就在前日微臣收到属下汇报来的消息,白莲教正通过一个名叫王庭和的山东商人大肆收集粮草,运往真定府。
前前后后大约有一百五十万石!
白莲教屡次在我朝局动荡之际出现,结合兴宗皇帝去世时。
太祖皇帝陛下臣命令我调查白莲教的行踪想必当时太祖皇帝也定是有所怀疑的。”
“毕竟当初是白莲教率先扛起反抗暴元的大旗。
小明王也一度被推崇为天下义军之主。
但小明王的突然失踪和随后太祖皇帝建立大明,白莲教是完全有理由蛰伏起来暗地里给朝廷使绊子的。”
朱允炆沉思片刻开口说道:“你的这种怀疑也不是毫无道理。
吩咐下去,密切注意白莲教的动态,切记不可走露半点风声。”
“白莲教秘密运送的粮草去向你可知晓?”
“回陛下,其中最先筹集五十万石已经在三月前送往了北平,随后,他们又分三批往北平送了大约六十万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