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国此次进攻的惨败,犹如一记沉重的耳光,打醒了狂妄自大的天皇。
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民众对这场失败的战争议论纷纷,不满情绪在悄然蔓延。
天皇为了平息民愤,稳固统治,不得不严惩此次战役的指挥官,并向民众承诺会一雪前耻。
然而,天皇心中明白,中原的实力远超他的预估,想要征服中原绝非易事,但他的野心并未就此熄灭,反而愈发强烈,决心制定更为周密的计划,卷土重来。
在天皇的召集下,一众谋臣武将齐聚一堂,商讨新的侵略策略。
一位白发苍苍、经验丰富的老将军率先开口:“陛下,中原沿海防御经过此次交战,想必更加坚固。
正面进攻恐难奏效,我们可尝试从其防守薄弱的海域登陆,迂回包抄。”
一旁的年轻谋士却不以为然,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将军所言虽有道理,但林羽心思缜密,定会料到我们会另寻登陆点。
依臣之见,我们不如先假意求和,派遣使者前往中原,探听虚实,同时暗中集结兵力,制造先进武器。
待他们放松警惕,再发动突然袭击,定能出奇制胜。”
天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计甚妙!
就依你所言,先派使者前去,务必摸清中原的防御部署和军队动向。”
于是,扶桑国精心挑选了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大量的珍宝和假意求和的书信,前往中原。
使者一路上小心翼翼,心中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
到达中原后,使者受到了朝廷的接待,但林羽对扶桑国的求和意图心存疑虑,并未放松警惕。
林羽在与使者的交谈中,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试图从他的言辞和表情中探寻扶桑国的真实意图。
使者表面上言辞恳切,表达着扶桑国对和平的渴望,希望能与中原签订友好条约,开展贸易往来。
然而,林羽从使者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眼神和细微的肢体动作中,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陛下,扶桑国此次求和,恐怕另有图谋。
他们刚刚战败,怎会如此轻易地放弃侵略野心?”
林羽在朝堂上向皇帝进谏。
皇帝微微点头,神色凝重:“林爱卿所言极是,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但也不能拒绝其求和请求,以免打草惊蛇。”
林羽领命后,一方面安排使者在长安的行程,表面上以礼相待,暗中却派了大量暗卫严密监视使者的行动。
使者每一次外出,每一次与他人接触,都在暗卫的监控之下。
同时,林羽加大了情报收集力度,派遣更多的探子前往扶桑国,深入了解其国内的军事动态和政治局势。
苏瑶得知扶桑国求和之事,也心生警惕。
她深知敌人的阴谋往往隐藏在看似和平的表象之下。
于是,苏瑶利用自己在长安城内的人脉,发动各方力量,留意城中的异常情况。
她叮嘱那些与各国商人、使者有往来的人士,一旦发现可疑迹象,立即向她汇报。
在苏瑶的努力下,一些细微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有商人向她报告,近期有一些扶桑国的商人在长安城内频繁收购特殊的金属材料和先进的机械零件,行为十分诡异。
苏瑶将这一情况告知林羽,林羽立刻意识到,扶桑国很可能在暗中制造先进武器。
与此同时,派往扶桑国的探子也传回了重要情报。
原来,扶桑国在战败后,并未停止军事准备,反而在全国范围内加紧征兵,扩充军队规模。
他们还秘密建立了多个兵工厂,日夜赶工制造新型的火炮和战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